1. 核心結構
螺旋輸送機螺旋軸與葉片:螺旋軸上的螺旋葉片呈連續螺旋形,旋轉時形成連續的推動面。
驅動裝置:電機驅動螺旋軸旋轉,提供動力。
機殼:封閉結構,限制物料僅沿軸向移動,防止徑向散落。
2. 推動原理
葉片旋轉產生軸向推力:
當
螺旋輸送機螺旋軸旋轉時,葉片與物料接觸,施加法向力和切向力。
物料的重力和與機殼的摩擦力阻礙其隨葉片旋轉,迫使物料沿軸向滑動。
葉片的斜面將旋轉力轉換為軸向推力,推動物料向出料口移動。
3. 關鍵影響因素
螺旋葉片設計:
螺距(葉片間距):螺距越大,輸送速度越快,但推力較小,適合流動性好的物料;小螺距適合粘性或易堵塞物料。
葉片類型:實體葉片(粉末)、帶式葉片(顆粒)或槳葉(混合物料),根據物料特性選擇。
旋轉方向:
右旋葉片順時針旋轉向左推送,逆時針向右推送;左旋葉片反之。
轉速:
轉速過高可能導致物料拋灑(離心力占優),過低則輸送效率下降。
填充率:
通常填充率控制在30%~50%,過高易堵塞,過低浪費輸送能力。
4. 不同場景的適應性
水平輸送:主要依賴軸向推力,物料受機殼摩擦力約束。
傾斜/垂直輸送:
傾斜角≤20°時,重力影響較小,可通過調整螺距或轉速補償。
垂直輸送時,依賴離心力與管壁摩擦力結合(需特殊設計的高速螺旋)。
5. 優缺點與應用
優點:
結構簡單、密封性好(防塵防漏)。
可多點進料/出料,適合短距離輸送。
缺點:
長距離輸送效率低(功耗高,物料磨損大)。
對粘性、易結塊物料易堵塞。
應用場景:
糧食、水泥、化工粉末等干燥顆粒/粉狀物料。
不適用于高粘度、易纏繞或易變質的物料。
6. 優化設計
變螺距葉片:入口螺距小(增強推力),出口螺距大(提高速度)。
中間懸掛軸承:支撐長軸,但需定期清理避免積料。
材質選擇:不銹鋼(不易腐蝕)、耐磨合金(高磨損場景)。
通過上述機制,
螺旋輸送機將旋轉運動轉化為物料的線性輸送,廣泛應用于工業散料處理中。設計時需綜合考慮物料特性、輸送距離及環境要求,以優化效率和可靠性。